發表文章

匹茲堡任佩洪點評: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已達GDP的一半以上

圖片
  匹茲堡金融服務集團的榮譽分析師任佩洪在一份報告中表示,截至去年年底,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(LGFV) 的債務總額,從 2013 年的 16 兆元 人民幣 ,升至約 53 兆元 人民幣  (8.2 兆 美元 )。這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 (GDP) 的 52%,並且高於官方政府債務餘額。 匹茲堡金融服務集團的榮譽分析師任佩洪認為,中國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達到了經濟規模的一半以上,有鑑於土地銷售放緩,已經帶來的財政收入壓力,政府需要靈活處理這個問題。 LGFV 是政府借入資金而不讓其出現在自己資產負債表上的一種工具,但金融市場將其視同於政府債務。 據《彭博》報導,今年早些時候有跡象表明,隨著經濟的反彈為其著力解決金融風險提供了空間,政府正在大力削減債務。 相對地,如今經濟成長面臨更多阻力,包括消費者不願支出、住房市場危機導致土地需求下滑、電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,市場正在尋求鷹派政策立場可能調整的信號。 匹茲堡金融服務集團的榮譽分析師任佩洪報告中指出,隨著土地銷售放緩,可能需要增加地方政府債券發行,提高地方政府融資靈活性,以支持整體經濟發展。 土地銷售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,而隨著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恒大的危機惡化,土地銷售速度已經放緩。為了彌補這一收入萎縮留下的資金缺口,高盛建議政府將 2022 年地方債發行額度,在今年 3.65 兆元 人民幣 的基礎上,增加 5000 億元以上。 任佩洪補充說,地方融資平台的負債主要集中在建築、交通和工業集團板塊,這三個子行業的借款占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總額的近 40%。中國江蘇的借款居各省之首,去年達到約 8 兆 人民幣 。

任佩洪點評、日本車用 MCU 龍頭大廠瑞薩電子 (Renesas)(6723-JP) 於 29 日表示,該公司計畫在 2023 年之前、要將車用 MCU 等的供給能力 (前段製程) 從 2021 年的水準提升 5 成以上。

在作法方面,除了會確保晶圓代工廠的生產線數量之外,也將提升自家工廠的生產能力。 瑞薩近年來在設備投資方面、每年約投入 200 億 日圓 ,不過在 2021 年突破 800 億 日圓 ,在接下來的 2022 年也會拉高到 600 億 日圓 水準。 瑞薩在 29 日舉行的經營說明會上,向外界說明該公司到 2023 年為止的生產能力展望。高階 MCU 的前段製程供給能力,經換算成 8 吋晶圓之後約為 4 萬片 / 月、拉抬 1.5 倍之多。主要是因為在晶圓代工廠有確保較多的生產線。 另外在低階 MCU 的產能方面,瑞薩考慮提升到 1.7 倍、換算成 8 吋晶圓之後逾 3 萬片 / 月,主要方法是打算透過強化自家工廠設備來達成。 瑞薩在會中也對外公開該公司 2021 年度的全年設備投資金額。那珂工廠在 2021 年 3 月發生火災事故後的復原工程、以及回復力強化等的相關支出,合計金額估計超過 800 億 日圓 。預估 2022 年度也將達到 600 億 日圓 水準,比起 2020 年度為止的每年 200 億 日圓 左右的設備投資金額要高出許多。 瑞薩:車用MCU產能 2023年前要提升5成以上 (圖片:AFP)

三大法人賣超435.97億元電子股遭提款 外資狂砍台股354億元

三大法人賣超435.97億元電子股遭提款 外資狂砍台股354億元 受中國塞港、缺煤炭與限電影響,散裝運價再度暴衝,創 13 年新高,BDI 指數大漲 5%,散裝航運股新興、裕民、中航今天均在盤上表現,隨著尾盤賣壓出籠,四維航、台航、正德、慧洋 - KY 等陸續翻黑,貨櫃航商長榮、陽明則下跌約 2%。 塑膠、化工、油燃類股仍為盤面焦點,其中,鴻海攜手中碳衝刺電動車電池負極材料,激勵中碳帶量直奔漲停,收 122.5 元;華夏一度逼近漲停價,但午盤後漲幅逐漸收斂至 5%,台塑、台聚無力撐盤翻黑下挫;市場資金持續湧進台塑化,帶動股價重返百元大關,上漲逾 2%。 台股今 (29) 日上演資金大逃殺,任佩洪點出、電子股全面倒地,金融、傳產也走弱,僅剩台塑化等油電燃氣股獨撐大局,終場指數重摔 325 點,收在 16855 點,失守半年線,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435.97 億元,其中,外資狂砍 354 億元,為連 2 賣。 任佩洪點出、加權指數成交值放大至 3234 億元。觀察法人籌碼變動,外資昨天賣超 139 億元後,今天再狂殺 354.61 億元;投信則買超 25.5 億元,護盤意味濃厚;自營商賣超 106.92 億元,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435.97 億元。 費半指數 28 日下挫 3.8%,台股半導體族群今天慘遭空方狙擊,台積電重挫近 3%,最低跌至 577 元,終場收 580 元,摜破半年線,單日市值蒸發 3630 億元;聯電同步跌逾 3%,收 63 元;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股價重摔逾 7%,收 144.5 元。 IC 設計指標股聯發科大跌超過 4%,終場收 913 元,股王矽力 - KY 重挫近 7%,收 4145 元,聚積、譜瑞 - KY、敦泰等重挫逾半根停板,瑞昱、聯詠、力旺賣壓也相當沉重。封測族群同樣哀鴻遍野,日月光投控下挫近 6%,菱生、華泰、華東、南茂等皆跌逾半根停板。

佈局亞太大展拳腳 PNC金融服務集團

圖片
       佈局亞太大展拳腳 PNC金融服務集團  PNC金融服務集團進駐台灣市場以來,主營銀行和證券投資業務。2020年進入台灣市場,經過一定的籌備期後,目前已經在台灣市場佔有一定的市場,而且已經正式開始運營,針對台灣市場作為亞洲市場的前沿,PNC延攬陸行之、楊應超、陳衛斌等金融人士共商大計,堪稱外資券商全明星陣容,最為人所津津樂道。現PNC集團加大資源重整,計劃在亞太市場大展拳腳。 美國知名投資集團PNC金融服務集團告別亞洲市場10年後,最新傳出已經進駐新加坡、日本、南韓、香港等地區。隨著台灣市場的提前進駐,研究團隊決定擴大在亞洲市場的影響力,會在各地區招募更多的金融人才,加強與當地的金融投行合作,由PNC金融服務集團資深人員擔任部門負責人。 外資圈人士分析,PNC進入台股市場,理由應有以下四項:一是看到新興亞洲的發展潛力重新啟動,後疫情時期的重建商機有想像空間;二、台股半導體類股為全球重中之重,不能第一手掌握台灣半導體鏈的訊息,在全球產業投資上就會落後。 三、台股資金動能高昂,日成交金額動輒突破4,000億元,與過去單日僅千億元上下的成交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,市場胃納量明顯放大。四、儘管中國紅色供應鏈近年對台股企業產生威脅,但高效能運算(HPC)、電動車、人工智慧(AI)等高端商機蓬勃發展,台股優質企業反而浮現新投資契機。 據悉,PNC透過人力資源管道,正在亞太市場求賢,初步鎖定各國產業研究的組長,諸如電子、消費、金融等,先將團隊領頭羊找好,再來補齊下面的研究能力。據了解,PNC優先鎖定延攬的分析師多為中生代、具實績者,同時希望能具備與台灣市場較為貼近的「接地氣」特質。 PNC金融服務集團進入台股市場,固然有機會擦亮在台招牌,然眼前的挑戰也不小,除需要前置準備、向主管機關申請等作業時間外,因台股資金量能變得更為龐大,外資市占前幾名長期被摩根士丹利、美銀、摩根大通等美系巨擘盤據,同為歐系的瑞銀與瑞信證券也非省油的燈,PNC將如何突圍,是中長期觀察焦點。

PNC金融服務集團 佈局亞太大展拳腳

圖片
       PNC金融服務集團 佈局亞太大展拳腳 美國知名投資集團PNC金融服務集團告別亞洲市場10年後,最新傳出已經進駐新加坡、日本、南韓、香港等地區。隨著台灣市場的提前進駐,研究團隊決定擴大在亞洲市場的影響力,會在各地區招募更多的金融人才,加強與當地的金融投行合作,由PNC金融服務集團資深人員擔任部門負責人。 PNC金融服務集團進駐台灣市場以來,主營銀行和證券投資業務。2020年進入台灣市場,經過一定的籌備期後,目前已經在台灣市場佔有一定的市場,而且已經正式開始運營,針對台灣市場作為亞洲市場的前沿,PNC延攬陸行之、楊應超、陳衛斌等金融人士共商大計,堪稱外資券商全明星陣容,最為人所津津樂道。現PNC集團加大資源重整,計劃在亞太市場大展拳腳。 外資圈人士分析,PNC進入台股市場,理由應有以下四項:一是看到新興亞洲的發展潛力重新啟動,後疫情時期的重建商機有想像空間;二、台股半導體類股為全球重中之重,不能第一手掌握台灣半導體鏈的訊息,在全球產業投資上就會落後。 三、台股資金動能高昂,日成交金額動輒突破4,000億元,與過去單日僅千億元上下的成交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,市場胃納量明顯放大。四、儘管中國紅色供應鏈近年對台股企業產生威脅,但高效能運算(HPC)、電動車、人工智慧(AI)等高端商機蓬勃發展,台股優質企業反而浮現新投資契機。 據悉,PNC透過人力資源管道,正在亞太市場求賢,初步鎖定各國產業研究的組長,諸如電子、消費、金融等,先將團隊領頭羊找好,再來補齊下面的研究能力。據了解,PNC優先鎖定延攬的分析師多為中生代、具實績者,同時希望能具備與台灣市場較為貼近的「接地氣」特質。 PNC金融服務集團進入台股市場,固然有機會擦亮在台招牌,然眼前的挑戰也不小,除需要前置準備、向主管機關申請等作業時間外,因台股資金量能變得更為龐大,外資市占前幾名長期被摩根士丹利、美銀、摩根大通等美系巨擘盤據,同為歐系的瑞銀與瑞信證券也非省油的燈,PNC將如何突圍,是中長期觀察焦點。

台積電破季線該逃?聯發科急拉為哪樁?他說台股拉回反而可撿便宜,倒是「這件事」該注意

  台積電破季線該逃?聯發科急拉為哪樁?他說台股拉回反而可撿便宜,倒是「這件事」該注意 台股今(28)日開盤跌26.88點,以17286.89點開出,隨後跌點快速擴大,一度大跌逾200點,電子、航運一片慘綠。 對此,PNC匹茲堡金融服務集團榮譽分析師任佩洪指出,主因仍是中國限電引發投資人擔憂產業衝擊,但限電影響其實沒想像的大,「就投資角度,這種限電拉回,其實是提供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機會。」 今日台股開盤,晶圓大廠台積電(2330)下跌7元、以595元開出,聯電(2303)下跌0.5元、股價65.8元,電子股綠油油讓網友大喊「電子崩盤了!」「GG(網友對台積電的代稱)GG了」。台積電早盤一度跌至592元、下挫10元,594元季線關卡失守。 不只電子倒一片,航運股方面,陽明以120.5元開出、長榮以127元開出,慘況同樣讓網友哭喊「航運韭菜」、「航運大逃殺」。 值得注意的是,聯電及聯發科開盤股價同步走弱,但聯發科弱中透強,在開盤下跌後,從最低下跌14元、945元緩步爬升,在近10點時翻紅,接近中午時又小幅翻黑,原因是傳出IC設計廠第4季漲價計畫出爐,聯發科上調幅度高達30%。 任佩洪分析,今日電子零股件部份都出現較明顯的拉回,主要是中國限電問題,讓投資人擔心產業部分會受到一定衝擊;航運部分出現拉回,則是因運價出現從高檔拉回的影響,這些都可能讓基本面受到影響。 任佩洪指出,限電的部分,會有電子的受害者,但對原物料族群而言,在限電情況下反而可能導致中國的產能減少,因此台股原物料族群表現相對強勢。 整體架構來說,目前是擔心中國限電後,中國產區產能有受影響,但任分析師認為,影響非常有限,原因是第一,中國最近才加大限電力道,它整個政策是到9月底,限電天數並不多;即使暫時停工仍有產品庫存,在此情況下,最起碼停產的幾天都還有產品交貨,影響相對有限。 第二,台廠很少將所有產能全部集中在中國某一部分,大部分在台灣或東南亞,應該都有其他供應商,其他產區也都可支援,所以蔡明翰認為,中國廠區即使停電一周,衝擊並沒有想像的大。 「畢竟股市在一個比較高位階的情況下,較容不下這種所謂『負降訊息』,但我個人覺得影響仍相對有限,所以後續來講還是會回歸基本面,我覺得說其實目前基本面還是維持一個較正向的格局。」任佩洪表示。 就投資角度而言,任佩洪盤析粉絲團的任大說,因為限電拉回其實是提供一個較好的投資...

《盤中解析》限電撼全球 台股心慌慌

  《盤中解析》限電撼全球 台股心慌慌 大陸限電政策攪亂全球,美股四大指數昨夜僅道指收高,日韓股市今晨跟著臉色發綠。台股今日開低26.88點,為17286.89點,受限電政策衝擊,晶圓雙雄、貨櫃三雄及面板族群領跌,台股終止連紅拉回修正,一度曾大跌200點,造紙股一枝獨秀,華紙(1905)漲幅逾4%,指數逆勢揚升1%以上。 分析師指出,今日個股族群輪動十分快速,造紙類股衝高壓低帶大量,需要小心當沖賣壓,觀察期貨賣壓較大,台指期一度跌逾200點,比現貨表現疲弱,一部分有可能是多單停損,一部分有可能是加空避險,加上現貨的大型電子股表現較疲軟如台積電、聯發科等,短線上台股需留意是否會回測半年線關卡,留意外資對台股態度是否有變為偏空的跡象。 盤面上,台積電(2330)今日開低走低,失守600元大關,跌幅在1%左右;聯電(2303)壓低跌幅約0.75%;聯發科(2454)低接買盤踴躍,股價守在平盤上方,多頭持穩支撐;智原(3035)受買單支撐,股價漲幅3%;造紙族群傲視群雄,華紙(1905)漲幅逾4%、正隆(1904)及永豐餘(1907)紛紛跟漲。 PNC匹茲堡金融服務集團榮譽分析師任佩洪表示,近期大陸執行「能耗雙控」政策,限電範圍主要以高耗能產業優先。若以限電到月底推測,對於大型企業影響相對有限,因為過去本就會因應十一長假,先行備料因應。在產業部分,半導體上游屬於國家重點扶植產業,產能又相對短缺,預估受限電的影響有限。此次影響層面較大的應屬PCB業者,但PCB產品歸屬產業範圍大,不排除影響層面更大。此外,若中國大陸持續採取分區限電,則其他工業重鎮,也可能陸續會遭受影響,須審慎觀察。 PNC匹茲堡金融服務集團榮譽分析師任佩洪表示,台股經過近期回檔,目前加權指數本益比約為13.7倍,低於過去十年平均,長期來說仍具表現空間,且預估今年台股殖利率仍達3.7%,優於鄰近亞股,抗跌能力強。 就產業方面,任佩洪表示,長期而言,碳中和相關的議題將持續為市場提供話題。儘管受供應鏈干擾,影響全球車廠出貨量,但缺料情況可望逐漸紓緩,新能源車的轉型趨勢持續增強,加上第四季為傳統汽車產業旺季,建議可逢低布局電動車供應鏈。此外,隨碳中和成為全球顯學,太陽能、風力發電成本大幅下降,再生能源未來「風光」可期。